欢迎来到湖北艾灸养生!
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走进艾灸 >

带你走进艾灸疗法的前世今生(3)

文章来源:未知作者:admin点击次数:132时间:2018-05-22 16:57

  艾炷就是指如灯炷状的燃烧物,呈圆锥体形状,便于稳定放置在皮肤上。关于艾炷的大小,古代文献也有一些记载。由于施灸部位不同,艾炷的大小也会不同,在唐·王涛所著的《外台秘要》中,记载有许多不同大小的艾炷,如小豆许大、如黍粒大、如苍耳子大、如枣核大等。

  学习中医健康文化是一辈子的事,在微信即可搜索或关注“AA医学学术交流中心”官方公众号平台,它陪伴中医人一起成长。

  第二个步骤是取火:现在取火是件轻而易举的事,有打火机或火柴就行了,古代不是,一般都是现场取火,由于古人有太阳崇拜,所以使用阳燧采取太阳之火,就好像把太阳上的火引下来,也称为“天火”。

  取天火时,将铜制凹面镜的凹面面对太阳,使阳光聚在镜前成焦点,在焦点处放置少许艾绒或其他易燃物,用太阳的热能,将艾绒等引燃。这样,在形式上就把天上的“火”引到地面上来了,再用此火点燃艾炷,以温补人体阳气。

  第三个步骤就是实施灸疗。取制做好的艾炷,将圆锥体形艾炷的底部放置在选好的穴位上,用天火点燃艾炷的顶端。每燃烧一个艾炷又叫一壮。

  据考证,壮者创也,是由灼与刺对人体造成的创伤。用艾烧灼人体也会造成创伤,而壮和创的意思又完全是相同的,故几壮也是烧灼几次的意思。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、体质等情况,确定每次施灸的壮数。

  如《素问·骨空论》说:“灸寒热之法,先灸项大椎,以年为壮数”,就是按照病人年龄大小决定施灸的壮数,如5岁灸5壮,10岁灸10壮,依次递增,到一定年龄后再依次递减。

  艾炷灸

  在施灸时可能很痛,所以古人还发明了睡圣散,就是用于施灸时麻醉的。北宋窦材编辑的《扁鹊心书》里有“睡圣散”,于灸前服用,使昏睡而不知痛。据文献记载,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得病,十分痛苦。

  太祖去探望他并亲自为他灼艾治病。赵匡义感到很疼痛,叫了出来。太祖于是将热艾往自己身上灼烧,的确很痛,这样做可以分担弟弟的痛苦,赵匡义十分感动,后世就用“灼艾分痛”来比喻兄弟友爱。

  唐宋时期,灸法非常流行,原因大概是"针须师乃行,其灸则凡人便施。"欧阳修是北宋大文学家,他的传世墨迹不多,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“灼艾帖”为其中之一,讲的是欧阳修的长子欧阳发接受艾灸治疗的经历:

  欧阳修·灼艾贴

  “修启,多日不相见,诚以区区。见发言,曾灼艾,不知体中如何?来日修偶在家,或能见过。此中医者常有,颇非俗工,深可与之论权也。亦有闲事,思相见。不宣。修再拜,学正足下。廿八日。”帖中“见发言”的“发”,即欧阳修长子欧阳发。

  欧阳修认为艾灸是一门学问,值得探讨。透过这封简短的书信,不仅使我们能够欣赏欧阳修精妙的书法,还了解到在北宋时期,灼艾治病保健是非常流行的。

  第四步是灸后调摄,就是要指导病人进行一些调摄事宜,包括饮食、穿着、运动等方面,目的在于助火气或使火气运行通畅,以提高疗效,同时也要针对艾火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处理,比如有的病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、口渴,或长口疮,这是因为艾灸是一种温热刺激,会导致上火。
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走进艾灸,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